国创资讯

城市应急管理新趋势:从“智慧城市”到“大数据+网格化管理”

发布时间:2023-02-16
来源:本站

9edf251c97796e5afc40667a03bc6a7a.jpeg

现有“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模式暴露的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智慧城市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现代城市化管理的新实践。它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数据通信等技术进行数据收集与整合,识别和分析各种城市活动的需求和问题并作出智能响应,大大满足了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应急管理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城市也开始构建以“智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应急管理模式。

目前,在我国城市中推行的“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对城市各运行核心系统、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数据进行采集、挖掘及分析,快速给出应急响应方案以供决策者判断。由于目前大部分“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仍处于以公安、交通等领域融合为主的前期发展阶段,因此,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繁重防控工作,现有“智慧城市”为核心的应急管理模式暴露出一些问题,未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障。

(一)暴露的问题

1.应急平台数据不能动态共享与互通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时间内就蔓延至全国。在前期疫情感知和人员回溯追踪中,各互联网传媒平台不断地紧急发布关于寻找与确诊病例乘坐同一航班、车次的乘客的消息。这令人们不禁疑惑,为何以数据共享为核心的城市智慧应急信息平台,仍需要被动地、人工地抓获和识别信息,开展疫情追踪。该问题暴露了当前城市智慧应急平台所构建的静态数据互联和汇聚机制明显不够用的短板。

现有的智慧城市数据平台在提升日常出行效率、有效处置交通事故等方面作用明显,但是受到行业开放限制,仍无法实现实现各部门、各行业的业务与数据的动态信息的共享与互通。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难以形成协调互通、高效互联的有机运行整体。在疫情防控前期,以“智慧城市”为大脑的应急信息平台未能在危机事件预警和应急快速响应中提供良好的支撑和保障。

2.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不能及时满足

应急物资保障,关系到防疫期间能否遏制病毒扩散、保障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安全;而生活物资保障,则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如何做到物资供应充足、品类齐全、干净卫生,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然而,在疫情防控前期和中期,以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和数字政务等为依托的现有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未能及时满足各地方政府在应对封城、封区、封路和封超市等所带来的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需求,部分地区出现了网上政务系统崩溃停摆、应急疫情物资挤占或挪用、生活物资缺乏以及民众买药难等问题。

3. 基层常规治理和应急管理“断裂”

在疫情防控中,如果说医院是第一道防线,那么基层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二道防线。在疫情防控初期,一些地方基层存在“平”“战”转换不顺畅的问题,导致了常规管理和应急管理“断裂”。由于缺乏就近资源调度的实际案例和“战时”资源的需求及储备数据,应急指挥决策指挥部门在进入“战时状态”进行政策制定和任务分配时,未能对基层社区的应急响应能力作出合理预估,严重影响了基层应急响应和处置的能力,造成“战时”基层应急管理“硬件到位,人员支撑不足”的短板。

(二)成因

1.平台数据以静态为主,动态数据缺乏

城市数据集成与动态分析平台是智慧城市的神经中枢。然而,由于我国大部分的“智慧城市”建设仍处于数字城市建设的早期,现有“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模式沿用了传统的静态数据汇聚机制。该机制对于城市各核心系统的数据大部分采用静态的和滞后的人为采集,造成了智慧城市应急平台数据质量存在“静态数据为主、动态数据缺乏”的短板。该短板造成了现有应急模式在应对此次疫情相关各系统数据实时动态整合与演化分析时,出现数据时效性差、可利用性不足的问题,以至于在快速建立危机事件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上遇到很大的困难。

2.多跨协同能力不足,应急配套基础支撑能力较弱

城市电力、供水、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部门是保障城市应急管理顺利开展的重要配套支撑部门。然而,现有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模式在融合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管理以及应急状态下跨地区跨部门跨业务协同能力不足,导致电力、通信等配套基础部门难以满足和支撑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与救援需求。城市数据集成与动态分析平台在得不到应急配套基础部门有力支撑的状况下,难以快速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形成系统服务平台来保障城市应急状态运行。因此,在防疫前期出现了应急物资调度混乱和生活物资保障不能满足的问题。

3. 部门数据离散分割,融合共享不足

数据资源是构建智慧城市应急模式的基础,数据资源有效共享是保障应急管理能力的关键。但现有模式的数据配套机制体制不完善,存在数据离散分割的短板。因此,面对重大社会事件危机时,容易出现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各组织间数据“不能共享、不敢共享、不愿共享”的问题,难以形成协调互通、高效互联的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整体,严重降低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

目前中国超过80%的数据集中在政务数据系统中,却面临着“纵强横弱”的困境。一方面,不同行政部门、不同系统采用了不同的数据结构和访问接口标准。各类型的业务数据在本部门本系统中可以快速流通,却难以实现跨行业跨部门共享。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间缺乏行之有效的数据互信共享机制,难以清晰划分各数据管理部门权属职责以及数据流通过程中的归属、使用和管理权等。现有的“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模式还难以解决数据离散分割、条块数据不通的难题。

4.基层数据采集手段陈旧,缺乏数据下沉

由于我国的“智慧城市”的基础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其重点仍放在顶层架构和应急决策平台的设计和建设,对于如何应用于城市子细胞,即基层社区应急管理的具体操作上还未较多关注。现有的应急管理模式对于基层社区数据的采集仍然过多依赖系统填报、网格员登记等,对物联感知、自动获取等数据实时采集新技术手段利用不足。这导致基层应急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需要将大量精力用来进行重复的静态数据收集和填报工作,令他们不堪重负,且耽误落实迫在眉睫的抗疫工作。

此外,现有的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模式中还存在城市数据流通“只上不下”问题,即强化基层数据的上报,却忽视了将融合其他部门综合加工后的数据下沉。基层社区是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的前线,严重缺乏下沉数据的支撑会导致基层社区应急人员难以对辖区内居民生活轨迹、健康变化、出行情况等动态汇总数据及时掌握,无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快速应急响应,造成“战时”基层应急管理“硬件到位,人员支撑不足”的困境。


以“大数据+网格化管理”为核心的应急管理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模式受到的质疑和挑战,各级政府纷纷采用以“大数据+网格化管理”为核心的应急管理模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该模式以大数据技术支撑城市应急指挥和决策平台,动态整合、分析和核查城市核心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多部门的数据和信息,依托基层社区网格化管理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该创新模式打通了疫情防控的“最后一米”,实现了及时排查、人员管控以及快速疫情响应,成为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打赢“防疫战”的重要“法宝”。

(一)以大数据技术支撑应急指挥决策

大数据,泛指规模量巨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规模、高速流转、变化多样、价值密度低和真实性风险的特征。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大数据技术在预测疫情传播、追踪感染人员、管控人员流动和物资调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应急管理的核心,大数据技术支持的应急指挥决策成为此次保障防疫成功的“大脑中枢”。

面对疫情形成的纷乱局势,各级政府通过建立跨部门的全流程大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来整合手机通信数据、铁路航空等交通数据、互联网应用GPS等数据,开展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流动溯源、患者和密切接触者追踪以及人员排查分析等。此外,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分析和预测疫情发展走向的优势,应急指挥决策部门做到了及时研判、科学决策和精准防控,有效提高了抗疫工作效率。

(二)以网格化管理实施应急响应

网格化应急管理是近年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创新的重要路径。它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社区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的基层应急管理。基层网格化应急管理模式,将应急管理功能有机地整合进入常态社会治理领域,实现城市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职能的下沉。

在此次新冠肺炎防疫中,社区成为阻击疫情、联防联控的前沿阵地。各社区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所带来的组织、资源、信息的整合优势,由网格员进行相对高频的信息采集,上传至网格大数据平台。通过与政府应急指挥决策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对疫情全流程监管,形成闭合式防疫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三)“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织密防疫网

在疫情防控中,社区网格既是大数据技术使用的受益者,同时又是大数据的宝贵数据来源。“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将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与大数据技术分析相结合,既是网格化管理精准化、科学化的需要,也满足整个社会大数据信息多元化动态共享的需求。

1.大数据指导网格化管理

社区网格的精细化防控是阻止疫情蔓延的重要保障。此次疫情防控再一次强调了城市应急管理必须要落实到最基础的单位——个人和家庭的重要性。但是,在疫情防控前期,许多社区网格大都仍是采用发动人员逐家走访、拉网式摸排、人员登记等传统人防策略。这些传统的网格化管理方式虽然有效,但是也因为社区网格人手不足的限制,频繁出现居民动向掌握不准确、隐患发现不及时,以及少数居民故意隐瞒行程和病情的情况。于是,在防控中期,许多社区开始强化大数据分析对于网格防控的指引作用。例如,大数据技术将社区人员按照易感程度进行分类和比对,建立分析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和锁定需要管理的对象。这种大数据技术指导下的精准化主动摸排大大减轻了网格工作的负担,也减少了他们与居民间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提高了防控信息的丰富性和精准性。

在日常治理中,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与多个行政部门进行纵向联系与数据汇报,事务繁杂且重复。以“大数据+网格化管理”模式开展社区防疫,通过构建统一的社区网格疫情登记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将社区防控信息全渠道反馈平台、疫情重点人员跟踪管控平台、疫情事件联动处置平台等职能进行各部门数据打通和归类整合,极大地节省了社区网格员在数据填报上的精力耗费,帮助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网格化管理支撑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能力。数据规模越大,数据质量越高,其可能挖掘到的价值也更大。虽然目前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都开始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大数据服务体系,但是大都存在结构分散和数据缺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大数据技术利用和分析水平。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社区网格既是大数据技术运用的受益者,也是大数据的宝贵数据来源。社区网格员线上线下采集了海量的社区居民基本信息数据、身体健康数据、商品需求数据和物流等数据,并与疾控监测、医疗机构系统数据互联汇聚,形成巨大的“数据池”供大数据技术进行整合。网络化管理不仅为大数据系统采集和汇总了民众基础数据,也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完善了数据储备,对掌握城市和社会的脆弱环节,控制和消除风险因素起到重要作用。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仅仅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还在于能对含有意义的海量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识别社会现象之间的关联机制。社区网格化管理帮助大数据系统打通数据采集、核实和处理的层级和环节,大大提升了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疫情期间,来自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和网络的海量碎片化数据,以及大量动态且模棱两可的信息都极大地增加了政府应急决策的难度。社区网格化管理对不完整、重复、错误或虚假的信息展开实时核查、线下跟踪和验证,提高数据采集、处理和挖掘的能力,快速发现和响应,有效提升了应急决策的准确性。

3.“大数据+网格化管理”凸显成效“

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是一种数字化的应急管理模式创新。该模式通过以大数据技术支撑的城市应急指挥和决策平台,政府部门、网络通信企业、互联网科技企业以及基层社区网格等多部门构建了闭环式的大数据联动,对疫情动态及其演变情况进行及时跟踪,构建出密切接触人群的网络图谱。根据此数字化图谱,社区网格防疫人员可以快速追踪到密切接触人群的活动和健康情况轨迹信息,及时做好相关隔离和提醒工作,大大提升了疫情预警和应急响应的时效性。

与此同时,网格化管理打通传统应急指挥系统的“毛细血管”,以大数据技术解决传统应急模式中“神经末梢”不畅的问题,实现基层应急管理责任落实、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在防疫工作中,通过监控录像、社区服务信息等途径不断积累大数据,整合和掌握本社区内发热病人监测、疫情监测等统计信息,并通过数据直报系统向城市应急指挥和决策平台提供及时、可靠、有效的数据,从而促进了城市疫情的高效防控。

“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将城市各核心部门系统数据展开实时动态整合与演化分析,构建交通、通信、公安等多部门和基层社区的闭环式的大数据联动,形成了多元疫情数据监测、共享和汇总,并通过社区网格进行核查和反馈的机制,准确预测疫情扩散轨迹,全流程监管疫情动态演变,有力地支持了防疫工作的开展。

e8e7a847a91543c78dcb3ed905c6facc.jpg

“大数据+网格化管理”应急管理模式的优势及作用方式

“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视为城市应急管理发展的新方向。该模式将在数据集成、信息共享、应急决策、资源保障和应急响应五方面实现传统和“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模式在理念和技术上的转化和突破,展现其在精细化和智能化应急管理的巨大优势。

(一)数据集成方面

采用“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各级政府可以对实时的突发事件情景感知数据(包括手机数据、互联网金融数据、交通数据、GPS数据等)及历史数据、各部门和各社会组织数据等进行闭环式数据动态整合、分析和处理,利用实时抽取和深度挖掘,提取出有助于预警研判和应急决策支持的信息,并交由社区网格核查和更新。数据信息的快速收集、动态更新、实时监测和在线分析为各级政府及时研判突发事件发展趋势、制定合理预案以及调整应急管理政策等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是“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应急管理成功运作的基本保障。

(二)信息共享方面

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各政府和行业运行主体能否做到数据整合与共享,是决定是否能协同作战、运行高效的应急救援和应急响应的必要条件。“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运用智能识别、大数据挖掘和区块链等多种技术,从技术层面克服各部门主体和企业间数据维度和接口不一致等难题,打通政府部门、网络通信企业和互联网科技企业等数据资源间壁垒,促进了城市内跨领域、跨行业的各运行主体的数据互通与共享。此外,该模式还可以通过将数据分类动态聚合后的综合信息反馈给基层社区,利用社区网格和城市基础部门等多方对信息进行交叉验证,有效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和精确度,提升应急决策的准确性。

(三)应急决策方面

科学决策是此次抗疫成功的坚实保障,而精准决策则来源于全面、准确的动态信息和数据。在非常态的危机情境下,各种突发不利情况、严重威胁、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高度集聚,政府必须在相当有限的时间约束下,作出精准决策和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以“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实时获取、深度挖掘和动态共享的基础上,可以更快速精确地预测和预判突发事件的演化,更可以有效利用各种现有理论模型,结合数据库、案例库和知识库里的各种信息进行智能研判,从而进行更为智能化、科学化和精准化的应急决策。

(四)资源保障方面

“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以大数据技术突破了部门和行业分割的问题,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各类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来源进行多渠道接入、统一管理、实地监控和实时调配,提供了一种高效、精准、及时且可伸缩的资源保障体系。各级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类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的来源、种类以及数量等信息开展精准搜集和智能追踪,智能布局和实施供应链管理和调配。此外,该模式还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精准收集和掌握民众的需求数据,并结合物资储备大数据和物流信息及环境信息等数据展开关联分析,以动态调整的应急物资调配方案实现物资的精准配置,防范物资挤兑和不足,有效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应急物资需求。

(五)应急响应方面

社区是城市应急管理的最前线,承担着重要的应急响应职能。“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打通了应急管理系统的“最后一米”(即基层社区应急网格),将基层社区与政府应急指挥决策平台互联互通,形成闭合式应急管理体系。该创新模式打通和整合各层级、各部门的数据平台,利用物联感知、自动获取等数据实时采集新技术减轻了基层应急人员数据填报负担,解决“战时”基层应急管理“硬件到位,人员支撑不足”的困境,有效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此外,该模式化解了传统应急响应时条块化分割的状态,以任务或过程为主线,通过大数据平台构建一种“虚拟应急协作组织”的形式来实现各部门协同应急响应工作,有效提升了政府应急响应的统筹能力。


“大数据+网格化管理”应急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和方案

“大数据+网格化管理”模式是近几年来才被大家关注的应急管理创新模式。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危机和挑战,促使了该模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应用契机,在疫情防控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但是也暴露一些不足,例如数据孤岛、数据安全与共享、基层能力不足等问题。回顾梳理并深入思考该模式的应用实践,需要在日后的推广和应用中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和提升。

(一)解决政务数据开放机制问题

数据资源有效共享是保障应急管理能力的关键。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必须动态整合和实时挖掘多个政府部门、铁路、民航、电信以及互联网大企业的基础数据库。虽然“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从技术层面克服各部门主体间数据维度和接口不一致等难题,开展政务数据共享,但是,这个成效的取得是在非常规状态的特定环境下,中央强硬的行政命令推动各部门主动开放数据库的结果,困扰数据共享的前提障碍——数据开放机制并没有真正消除。因此,应该借此次新冠防疫的契机,鼓励和推动各级政府将各部门政务数据开放机制长效化、制度化落实,切实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和交换,实现数据动态管理和及时更新,促进大数据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流转,实现数据效用最大化。

(二)积极推进信息保护

应用“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需要广泛收集民众的数据和信息用以预测和预警分析。这些收集到的个人数据如果管理不善,容易造成个人信息被窃取和泄露等方面的隐患,因此,在推行“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时,要注意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在法治层面要积极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既在数据收集和挖掘中注重不断审视数据利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平衡,也应强化各数据平台对于信息安全的主体责任,防范数据丢失和违法利用事件的发生。此外,在实践操作层面要加快制定数据利用规则,以规则形式明确不同场景下数据和信息的利用规则、认定标准、保护措施和管理体制等。

(三)加强数据安全保障

随着数据量的增长以及数据重要性的提升,对于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问题应当通过法律法规的保障、安全技术的升级等综合手段来确保用户数据安全,让大数据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中应该及时配备数据安全量化评估和实时监测系统,来保证数据安全。在数据采集阶段采用加密传输技术、认证技术等保证数据可靠性、合规性和真实性。在数据存储阶段,要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避免因黑客攻击而造成数据丢失;也要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备份机制,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在数据共享和分析阶段,要严格进行授权管理及身份验证。在数据读取阶段,要设置不同的应用权限,强化身份识别和访问追踪等。

(四)提升基层应用能力

基层社区是保证城市应急管理正常开展的最基础防线。在各项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要更加关注基层网格管理的信息化数据化运用能力提升。一方面要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加快数据化设施向基层布局的步伐;另一方面要广泛性、经常性地开展基层网格员的信息化能力培训。

(五)促进社会参与

针对当前社会参与城市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程度不高的现状,政府应与社会大众、社会组织、数据处理企业等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扩大数据信息的来源和规模,共同提升数据分析结果的可信度,推动城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例如,可以考虑邀请京东等物流企业参与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和社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根据这些企业掌握的疫情期间快递员送货轨迹数据,帮助制定和优化小区应急物流的路网规划。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数据,强化社区应急处置的实时感知、信息共享和智能分析能力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安全运行动态监控、智能研判以及突发事件现场感知和快速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