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国创智库内刊编辑部 吴锐
正文2429字,读完约需7分钟。
在今年两会中,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指出,今年将新建开通5G基站60万个,今年5G基站总数将超过290万个。
2022年我国一共建成开通5G基站88.7万个,今年的目标相比去年减少了32.3%。显然,我国5G建设速度有放缓的趋势。
在2022年中国电信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集团总经理邵广禄说:“预计未来1-2年5G投资规模与近几年相比稳中有降。”之前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也曾表示:“从2023年开始,若没有其他重大事项,5G资本开支会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自从我国2019年5G商业化以来,质疑的声音就一直不断。
2020年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有的5G技术很不成熟。几千亿级的投资已经布下去,运营成本极高,找不到应用场景,今后消化成本是难题。对个人用户来说,5G没有啥意义。5G要布网,不是按照4G那样布网,而是要按工业场景去布网。但是对工业互联网来说,5G不成熟。所以说找不到应用场景。”
楼继伟谈5G
人们对5G的争议,一直主要集中在运营成本和应用场景两方面。
就运营成本而言,4G典型基站功耗约1300W,5G典型基站功耗在 3500W左右。5G基站耗电量远大于4G。巨大的用电成本是当前电信运营商最苦恼的事情。有些城市甚至不得不采取深夜关闭基站这种影响用户体验的方式来缓解电费压力。
除了电费成本,由于5G工作于更高频段,基站信号传输范围小,所以要达到和4G同样的信号覆盖,5G 基站数量需达到 4G 基站的3到4倍。
单个基站电费成本就很高,还要建设更多数量的基站,总成本可想而知。
目前全国4G基站共有593万个,5G基站共有231万个。这意味着要实现同样的信号覆盖,5G基站需要达到至少2000万个。就算以今年这样一年60万个的速度持续建设,也还需要近30年时间,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即便是考虑到各运营商可能采取共享网络,未来要实现相当于4G的覆盖面,建设周期依然是很漫长的。
显然,全面覆盖已不是当下各大运营商5G基站建设主要追求的目标了。
说完成本,再说应用场景。5G在民用领域没有发挥什么显眼的作用,没有像当年4G普及那样带动出抖音等“杀手级”应用产品的出现。人们对这一点没有什么争议,毕竟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看不出5G有什么4G、WiFi实现不了的功能。
对于5G是否在工业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这个问题争议就比较多一些。
楼继伟说5G对工业互联网来说不成熟,找不到应用场景。很多人会反驳说楼继伟不是专业人士。那么我们来看看专业人士怎么看这个问题。
去年,在“第二届全球6G技术大会”上,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杨峰义谈到当前中国5G发展时说:“我们认为万物互联已经到时候了,但实际情况是什么呢?我们过早的把未来的愿景搬到今天来实现,导致远景与现实脱节。5G设计的时候,一开始就强调行业应用,但后来发现行业应用根本匹配不上。”
2021年时,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甘斌在接受财新网采访时说:“业内低估了5G技术在toB领域的落地难度,行业数字化不会因通信能力的提升而加速,而是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加速。”
为什么5G在企业应用上推广得不好?我们来分析一下。
就物联网而言,目前其实很多应用场景都不需要大量数据传输,只要4G信号就足够了,成本上还比5G物联网要更低,信号覆盖也更好。事实上如果不是运营商关闭了很多城市的2G服务,可能很多物联网应用还在使用2G信号,比如共享单车、物联网燃气表等。
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最被看好的是自动驾驶。通过5G信号将车辆行驶中的车况、路况信息传输到远程驾驶台,凭借超低的信号延迟,驾驶台可以远程实时驾驶车辆,让驾驶员解放双手。
该技术早在2017世界移动大会上,中国移动、上汽、华为就联手进行过演示。但是该应用场景始终没有得到普及,因为虽然5G信号理论上只有1毫秒延迟,但考虑到基站需要几十或上百公里的光纤传输,实际延迟会更长。在瞬息多变的公路上,信号延迟依然是很危险的问题。此外,一直以来5G信号的覆盖不理想,这对于远程驾驶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5G另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应用领域是远程医疗,特别是远程实时手术,但这个应用场景实现起来难度更大。且不论5G是否比WiFi6更有优势,就目前的传感器和VR技术而言,还远远没有达到实现远程手术的标准。
套用“木桶理论”来分析,5G技术就好像是木桶上唯一的“长板”,其他配套技术、成本、企业需求都处在“短板”状态,木桶自然不可能实现唯一的长板达到的容量。
在人类科学史这样的情况曾多次出现,比如19世纪末,包括爱迪生、保时捷、特鲁维等很多发明家、企业家都在致力于研发“新能源汽车”。
1895年《科学美国人》杂志上有这样一段话:“新型电动汽车在车速方面已经取得佳绩,高度的可操控性、无噪音无异味等特点,让那些渴望购买汽车的人对它青睐有加。”
美国1921年时有38%的汽车为电力驱动,有22%的汽车为燃油驱动,电动汽车的普及率比今天还高,但电池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价格高的短板,终究让当时的电动汽车被淘汰。这些短板一直要到上世纪90年代锂电池的问世才逐渐得到解决。
再比如任天堂早在1995年就推出了VR游戏设备Virtual Boy,但当时的芯片速度、3D建模、设备分辨率等条件,都难以让Virtual Boy实现逼真的沉浸感,所以它在当时的游戏市场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所有问题到近几年才逐渐解决。
Virtual Boy
今年,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将加大在产业数字化业务上的投入。这除了营收增长的考虑以外,显然也是为了通过数字化来推动5G在企业应用中的落地。
当然,5G的全面爆发,最终还要看民用领域。
有科技人士预测,随着芯片晶体管集成度不断提高,未来5到10年内,带有通讯功能的AR眼镜可能将取代智能手机。AR眼镜将对画面分辨率提出更高要求,也许那时,为5G量身打造的消费者应用才会大量涌现。
但是,留给5G的时间又还有多少呢?毕竟6G已经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