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上升至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在卫星总装测试大厅内进行相关测试工作(2022 年 10 月 17 日摄)许畅摄 / 本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科技创新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强化我国科技创新布局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我国科技创新布局持续完善
第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得到强化。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国家创新能力体系。四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定位和任务要求明确,有力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国家实验室建设加速推进。在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创新领域,首批国家实验室挂牌组建,例如围绕信息、生命、能源等领域,高标准建设中关村、昌平、怀柔国家实验室。
作为科研“国家队”,中国科学院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中国科学院在科技创新发展、国家创新人才高地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一流科研机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例如在量子信息和凝聚态物理方面达到了与国际并行领跑水平,研制并参与发射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实验卫星等6颗科学卫星,承担了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工作。第二阶段,中国科学院继续强化使命担当,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作用。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创新发展能力稳步提升,在全国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任务、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国家级三大科技奖励项目中,涌现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例如清华大学薛其坤团队首次从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西安交通大学研制出目前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科技领军企业着力攻克首套F级燃气轮机控制系统、±1100kV换流变压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第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发展体系布局合理。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按照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三类布局建设,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发展体系。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面向前沿和基础科学,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自1984年正式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来,截至2021年末有533家正在运行。新时期党中央做出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大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提出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2021年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方案编制完成,2022年重组进程加速推进。例如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22年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中入选全国首批20家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建设需求,重点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试验研究、重大装备研制、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实验验证。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对349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优化整合,共有191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新序列管理,聚焦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2021年,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注重支撑引领区域创新发展能力提升,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面向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产业安全的关键领域进行布局。截至2022年底,19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第三,区域创新高地建设成效显著。我国已逐步形成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布局,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怀柔、张江、合肥、大湾区、西安五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打造全国科技创新策源地作为重要使命,加强“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及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创新主平台、中关村创新主阵地建设,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大数据等领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支撑,着力以重大科技设施平台助推重大创新成果产出,目前已成为全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全耦合模拟、顶部插杆式氦3制冷机等一批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推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有力保障了产业安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影响力和显示度不断提升,已建在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4个,持续推进李政道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一批顶尖科研机构建设,为重大科技突破提供重要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逐步构建起广深港和广珠澳“两廊”、深港河套和粤澳横琴“两点”的创新格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广州南沙科学城为主阵地,初步形成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着力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全链条创新体系,形成大科学装置建成、在建和预研梯次推进的格局,九章二号、祖冲之二号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成渝、武汉、西安先后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其中西安同时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我国主体功能明确、优势层次互补的区域创新格局逐步形成,引领带动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
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上升至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一是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308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5%,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2位,超过法国(2.35%)、荷兰(2.32%)等创新型国家,并进一步接近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2.67%)。基础研究经费为195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R&D经费中占比为6.32%。
二是科技创新产出持续提升。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实用新型专利280.4万件;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7.4万件。截至2022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21.2万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2.4万件,同比增长24.2%,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三是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类脑芯片等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成功实施,“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海斗一号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
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高铁国际竞争优势突出,光伏、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储能、制氢规模居世界首位。5G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居世界首位,新型显示技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消费级无人机占据世界市场一半以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7.4%,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2.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5.6%。新能源汽车产量较上年增长97.5%,光伏电池产量增长47.8%,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民用飞机等产量分别增长16.3%、15.0%、10.5%。
以系统思维强化我国科技创新布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中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着力对我国“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科技创新布局进行前瞻谋划、系统部署。
一是持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聚焦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并指出要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
二是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基地布局。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应持续优化提升和加强布局。“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优化提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强调推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以及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指出到2025年,布局建设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
三是统筹推进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区域创新高地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区域创新高地建设要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模式,党中央提出各地区要立足自身优势,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布局科技创新。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使之成为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