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全国碳市场平稳走过两个履约周期,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的扩围工作正有序推进。
在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潮中,“中国跟上了,并在日益发挥引领作用。”
一路参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展,张希良感到“特别幸运”。
“在我国,气候变化问题曾经很冷门,如今很多人了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说,三十多年来,我国从气候变化的参与者变为贡献者,逐步引领世界。
作为国内气候变化问题研究领军人物之一,张希良从农村可再生能源研究起步,将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相结合,和他的团队致力于为政府决策和对外减排承诺提供科学的咨询论证。“今后希望为更多发展中国家、为全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张希良说。
张希良(中)和学生们在观看模型计算结果(资料照片)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供图
人生的意外与必然
“人生挺有意思。”张希良多次感慨。从河北到北京,从进入清华大学到逐步走向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学术舞台的中心,一切始于一场有意思的意外。
1990年,张希良在河北农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从本科阶段的农业机械专业转为研究农村能源特别是农村可再生能源问题。“当时我国整体面临能源短缺问题,农村地区更加严重。我主要研究在农村推广户用太阳能、省柴节煤灶、户用沼气、小型风力发电机、小型水电站等,用以解决农村地区能源需求。”张希良说,当时,河北省正在制定农村能源综合规划,河北农业大学相关团队参与其中,他负责规划建模和撰写模型分析结果等工作。
没想到,这份规划成为张希良人生中一把钥匙,开启了他的人生新旅程。这年大年初四,张希良按河北省新能源办公室通知,奔赴北京,见到清华大学核研院能源系统分析研究室(901室)的顾树华教授。顾教授称赞了他们的报告,并建议他报考901室的博士研究生。
三年后,张希良如约考入清华。博士毕业后,张希良以研究员身份先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荷兰蒂尔堡大学深造,期间开始系统接触气候变化问题,并进一步将能源技术与经济学、政策研究相结合。2000年9月,他回到清华,仍在901室(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工作。
随着我国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能源转型重视程度加深,张希良所在团队开始国家碳排放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系统研究,协助政府决策。
2004年,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受全国人大环资委委托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专家建议稿,张希良任该法起草专家组副组长。该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参与起草该法,是我人生中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张希良说。
在重大国际碳减排承诺研究论证中,张希良所在团队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2009年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第一次向国际社会提出量化的减碳承诺,即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15年向联合国提交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决定贡献”;2020年提出的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
将国际经验与国内实际相结合
2009年,我国开始讨论建立市场化碳减排机制。当时,发达国家存在两种碳减排机制,一种是欧盟的碳市场,一种是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的征收碳税,使碳排放更多的企业付出更多经济成本。“大家争论到底是引入碳税还是碳市场”,张希良说,“国务院召开专门协调会征求各方意见建议,最终决定探索建立碳市场。”
从参与起草可再生能源法开始,张希良所在团队逐步积累起将国际先进实践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协助政策制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始深入研究如何将国际碳市场机制科学合理地引入国内。
2011年,湖北、广东、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深圳7个地方开启碳市场试点。其中,张希良团队协助北京市进行了碳市场的总体设计。
2015年,全国碳市场设计方案起步酝酿,张希良牵头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专家组。“从2015年到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专家组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核心工作聚焦在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碳排放总量设定、配额分配方法、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等方面。”张希良说。
他认为,中国碳市场建设在两个大的方面体现中国特色:一是先在地方试点、后在全国铺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是中国建设碳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是我国碳市场目前管控的是碳排放强度而不是碳排放总量。“我国碳市场机制借鉴了欧盟、美国加州碳市场,但其中存在鲜明差异。”张希良说,欧盟、美国已经实现碳达峰,碳市场的设计目标是保证排放总量未来会快速绝对下降。而我国还未实现碳达峰,有些行业的碳排放总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增长,这既是现实也是经济发展需要。“实现碳达峰以后,我国碳市场可以考虑逐步转为总量控制。”
张希良表示,目前我国碳市场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一些机制仍待深入研究,比如如何在目前配额免费分配的基础上合理引入有偿分配,如何更好发挥碳市场的金融属性等等。
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张希良说,一路走来,他在清华前辈们身上感受到一种共同的单纯。这种单纯,对外是指家国情怀,“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为国家发展作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对己则是洁身自好,“心无旁骛专注于学术研究”。
“还有一层境界,是我这么多年来和国际一流学术大师们交流感受到的——对全人类未来的责任感。”张希良说。
在对自己、对国家、对人类这三重境界的叠加启示下,张希良的研究愈发体现中国站位、全球视野、人类命运。比如,他正研究中国如何在国际自愿碳市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作用。“我认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我国发挥在新能源方面的技术、产业优势,结合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国际自愿碳市场建设。”张希良说。
“我国的光伏、风机、电动车发展起来后,一些欧美国家开始实施各种进口限制,我们联合国际团队正在开展一项研究,从全球供应链安全和碳减排效率两个角度告诉国际社会,这种限制对全球低成本应对气候变化是不利的。我们团队在全球能源模型工具开发上的积累,使得这种发声具有充分的科学支撑。”张希良说。
张希良团队也在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转型。比如,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承办了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人才培训项目,截至2024年已开展四期授课培训。张希良还建议美国亚洲协会成立亚洲碳市场对话平台,通过这样一种机制“把中国的经验同更多发展中国家分享,帮助国际社会低碳发展。”
回望我国几十年应对气候变化之路,张希良感慨,应对气候变化的目的是保护子孙后代的生存权、发展权,“让人类不至于面对一个洪涝干旱频发、高温热浪不绝、海平面大幅上升的未来。”而在全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潮中,“中国跟上了,并在日益发挥引领作用。”张希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