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国创智库专家解读 | 贺铿:论品牌赋能

发布时间:2023-03-13
来源:本站

下载.jpg

贺铿:国创智库特邀专家,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

国创智库特邀专家贺铿近期在一次主旨演讲中,对品牌赋能问题做了三方面分析。

一、当前的形势

品牌如何赋能,首先要把握好形势。不准确了解国际、国内的情况就等于盲人骑瞎马。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尽管存在很多困难,存在很多变数。但是,今年比去年的形势要好是肯定的。

第一,困扰我们三年的新冠疫情基本过去了。零星的、局部的疫情肯定还会有。但是,动不动就封城、封区,要求“清零”的现象肯定没有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会很快恢复,经济活动会稳定恢复。

第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了,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即将召开。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大政方针确定了。一大批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履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会更高涨。

从国际形势看,焦点问题还是“俄乌冲突”。美国的目的很明显:为了继续霸凌世界,纠集西方“盟友”,拱火在欧洲扩大俄乌冲突,目的是瓦解俄罗斯;同时,拱火在亚洲挑起台海冲突,目的是瓦解中国。我们需要认真吸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和南斯拉夫被解体的教训,要彻底粉碎美西方企图瓦解中、俄的白日梦想。

今年的国际形势比去年更加严峻,要做好应对美西方国家进一步实施所谓的“经济制裁”的思想准备。

美国已经明确表示,要坚决阻止中国科技进步,阻止中国产业升级,阻止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为此,我们必须放弃幻想,准备斗争。在中美和中俄之间的立场,也没有骑墙的道路可以走。

我总的认识是,“新冷战”局面已经形成,与“老冷战”有所不同的是美国的主要对手由苏联转换成了中国。尽管以中、俄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关系,很难和平相处。但是,只要双方认真管控,升级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而且“俄乌冲突”和“台海冲突”(或者“亚太冲突”)大概率中、俄会获得胜利。世界一定会由单极走向多极化平衡。

今年国内的主要经济困难,仍然是供给冲击、需求收缩和预期减弱。最难办的是经济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对未来预期减弱。其次是需求收缩。今年外需也明显收缩。如果说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经济主体的预期就是产生原动力的能源。抓经济要从抓根本问题入手,必须着力解决好能源和原动力问题。要有实实在在举措、大举措,靠喊口号不行。现在政府信用下降,人们对口号已经产生了厌恶情绪。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二、我们还不是经济强国

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制造业大国。但是,我们还不是世界经济强国。

主要是科技还相当落后,缺少国际知名的品牌产品。

有专家告诉我,作为一个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只有16个百年老店,而且不是国际知名的大品牌。例如,北京同仁堂的中药,杭州张小泉的剪刀,苏州月中桂的胭脂香粉。而德国、法国、日本都有上万家百年老店。而且大多数都是工艺水平高、科技含量高的大品牌。

当然,我们也有过辉煌。在19 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总共颁发20344枚奖牌,中国获得了1218枚,居各国之首。

最近一百多年来,由于战争等原因,我们落后了。要发展、要进步,首先要看到差距、承认落后。不能总是自吹自擂,扬长避短。2002年我去俄罗斯访问,看到大街上不少商店门口贴着“本店不售中国货”。一打听,原来是俄罗斯人认为中国货质量差、假货多,不愿买。我顿时感觉脸没地儿搁。在我脑子里一向认为俄罗斯产品“傻大笨粗”,没想到俄罗斯人反而认为中国货“假冒伪劣”。在德国访问时,我去蔡司相机店看看数码相机。售货的老头儿竖起大母指,称赞我们国家的数码相机比他们的好。我不知其所以然,一交谈才知道他误以为我是日本人。我只好模梭两可地解释:“也是学的蔡司技术”。

我们为什么百年老店少、知名品牌不多、经济处于落后水平呢?我认为主要是小农思想影响了国人 ,因循守旧,格局不大。打开国门之后,又崇洋媚外,依赖“进口替代”。其主要表现:

第一,懒字当头,不思进取。只顾着赚快钱,创新精神差。一个马桶用了上千年,天天早起涮马桶,就不知道发明抽水马桶。改革开放后引进技术,也只知道依葫芦画瓢,不消化,不改进。日本的相机技术,的确是德国的蔡司技术。但是,他们引进后就进行了数码改造。用计算机程序控制镜片加工,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精度。所以,他们的相机比德国更好,价格还便宜,很快就占领了整个世界的相机市场。

第二,工匠精神差,而且越来越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家都愿意用上海产品,因为上海的工人,技术好、有工匠精神。改革开放后也不行了,好师傅都去了浙江。

新中国成立后,大家有一股比手艺、比技术革新的劲头,产生了王崇伦、马学礼、王进喜等一大批技术革新能手和知名的劳动模范。社会风气要求技术精良,产品质量达到最好。进入改开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只认钱,不认产品质量了。

第三,生产力水平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越来越落后。这个问题是阻碍成为经济强国的要害问题。也是美国卡我们脖子的主要内容。

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使用工具的劳动力和生产加工的材料,三要素都落后。

首先,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是人,劳动力。需要掌握生产技术,有工匠精神,有创造力,有主人翁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只注重“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源成本。不注意人才培养,过去许多的技术学校几乎都升级为大学了,培养出来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培养专业专家的各种工学院全部改成了综合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成了“砖家”。

其次是劳动工具。孔老夫子也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家上世纪中期就发明了高端数控机床,我们现在还生产不了,尤其是工业软件落后。

再次是劳动加工对象——材料落后。我就不细说了,前几年,连做圆珠自动水笔的小圆珠材料都被卡脖子,就别提三D打印人体器官的生物材料了。

总之,我们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要想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必须在提高生产力水平上狠下功夫。

三,如何创造世界品牌产品

创品牌的主体是企业,品牌是企业的生命线。如何创造品牌产品要在企业改革上下功夫。

企业要走向国内市场 、占领国内市场,就要创造国内品牌产品 。企业要走向世界、要占领世界市场,就要创造世界品牌产品。

企业创造品牌产品至少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国家要科技自强自立。要建立良好的教育制度,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所谓“人才”,要体现在创造能力上,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好和学位高。

名校、学霸并不是良好人才的标志。现在一些人鼓吹名校、学霸,其实名校也培养了很多蠢才,学霸成为蠢才者更多。

很多优秀人才是一般大学培养出来的。例如,爱因斯坦的母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当时就并非名校,据说爱因斯坦还数学不及格,也算不上学霸。中国的郭沫若中学语文不及格,他所毕业的日本九州帝国大学也不是很有名的大学。

事实上,许多学校是因名人而成为名校,而非名校而造就了名人。

人才主要要靠自己国家培养。俄罗斯的人才基本上是俄罗斯自己培养的。关键是要能留住人才。苏联解体时流失了不少优秀人才。但是从俄乌战争看,俄罗斯的高科技仍然不可小瞧。普京提出,科技主权自主独立,不搞“进口替代”。我认为,这是大国发展的必然。否则,你人口再多 ,领土再辽阔,市场再广大,也只能是小国。

第二,要下力气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们总是得意于我国产业门类最齐全,所有门类都有。但是现代化产业不强问题很突出。许多产品我们不能生产,被人家卡脖子。因此,中央提出了“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

要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例如半导体产业,包括光刻机;新材料产业,包括生物科技;数控机床产业,包括工业软件,等等。

传统产业要改造升级,包括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

中央提出要努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说到这里,我顺便谈谈我对“产融结合”问题的看法。

“产融结合”是英美国家的舶来品,本质上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混合或混业。我不主张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混合,尤其不主张“由产到融”的融合路径。这样容易形成资本寡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绝对不应该发展为寡头资本主义,最终形成政权被资本操控的局面。我认为,不仅政企要求分开,企业与金融也要分开。金融机构不应该以赚钱为目的,应当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我在多次金融改革会议上系统地阐述过我观点。

第三,要深化企业改革,切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面临深化改革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不应该以“混改”作为方向,而应该继续坚持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在产权制度、经营权责、现代会计制度的改革方面下功夫。

民营企业也应该尽可能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现在的民营企业基本上是家族体制,所有管理人员由“家长”决定。一般,会计师由老婆或者女儿担任。这样的管理方式财务不民主,监管缺失。容易出现偷税漏税和财务风险。民营企业平均寿命短与这种家族管理体制直接相关。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财产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主要管理人员由董事会民主决定。财务受有国家资质的审计机构监督。

我认为,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借鉴价值。

在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完备的情况下,企业的分配、科技创新都会有较好的制度保障。金融与企业之间信用关系也会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