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年会2024:预测与战略近日在北京举行。国创智库特邀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出席并演讲。
谈及杠杆率问题,李扬表示,我国非金融部门的杠杆率经历了几年低迷后,今年前三个季度连续上升。不过,这是被动上升,即处于“分母”位置的GDP增速下降太快,“这个现象反映的不是经济过热,而是经济的回缩”,他总结为,宏观杠杆率虽然上升,但主要是由于分母名义增速下滑所导致形成被动加杠杆。
而“分子”方面,李杨说,企业借钱、居民借钱都比较少,只有政府在借钱,所以债务增长主要归因于政府债务的增长。
“对于债务增长的问题,应当有两面的看法,债务增长过快肯定是有风险,但是如果大家都不借债,它反映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信心不足”,李扬解释说。
具体来看,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变化是一目了然的。李扬说,中国居民的杠杆率是很低的,因为中国居民传统上是不借钱的,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出现,于是就有了借钱,消费贷、校园贷、旅游贷、装修贷都出来了,这些都可以归为消费贷款,于是上升的非常快。
在2020年上到关键点,超过了日本、德国。“超过了日本这个就值得警惕”李扬说,最近这两年媒体、学术界对于日本研究颇多,拿日本来和中国类比的更多。日本居民部门的杠杆率过高,引发了经济危机,于是出现了“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甚至失去的三十年”。“我们2020年就到了这个点,所以问题就突出出来了。总的来讲,过了这个点之后居民部门你再让他借钱,再让他借钱去消费,那是不现实的和危险的”。
第三个节点是从2021年开始,居民部门的杠杆率走平了。李杨认为,居民不借钱的原因是“信心不够”。
“前不久有些媒体说,居民的存款在增长,贷款增长不快,于是就有很多的说法,中国人均存款多少万”,李扬说,分析显示,居民消费有增长,但是储蓄并没有增长那么快。因此,消费的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动用了过去的储蓄,即居民的资产积累速度在下降。“老是拿个平均数来说事,是不太负责任的”,他说。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贷款增加速度没有存款高,李扬说,这并非好消息。他给出了三个原因:
第一,贷款和购买债券是银行的两种主要资产,最近这几年统计显示银行贷款确实相对少了,但是债券多了。“中国70%的债券在银行手里,地方政府的债券90%在地方银行手里,如果往下深究的话,大家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金融和财政勾连在一起了。财政的风险会外溢到金融,金融的风险也会外溢到财政”。
第二,监管部门曾经打击影子银行,但在李扬看来,国际上通行的影子银行概念和中国影子银行概念有很大不同。他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实际上是银行的影子,在搞资金池,最终变成“商业银行”,这种所谓创新应当被约束。
第三,过去金融发展路径是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而现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出现回缩。“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已经暴雷了,我相信在座的一定有很多人有这个经历,你的一笔信托到期了,信托经理一定会说我们还有一笔,是不是这个钱再来买我这个信托,绝大部分人会说‘No’,他把这个钱拿回来之后存银行,存中国工商银行。为什么呢?安全,别的地方都不安全了。那边银行利率不断地降,最近又降了,三年期以上的这种定期存款要有计划了,没有计划他不卖的”,李扬说。
李扬总结称,我国金融业总体呈现出向银行业为主的体制复归的趋势,这可能会是今后很长时间内所面对的金融发展背景。他强调要适应以上趋势。
在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同样在被动中上升。数据显示,三季度末,企业部门债务增速达到9.2%,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只有3%点几。李扬说,这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有效传导至企业的投资端。
企业存款方面,活期存款增长慢,定期存款增长快,“这样的结构性走势也表明经济状况不太好,和居民部门的状况也比较相似”,李扬说,企业的钱相对来说是不少的,但是这些钱没有变成投资。
政府部门债务方面,地方政府的债务增长很快,“随着四季度再融资,今年政府债恐怕还是增长比较多的”,李扬说。
此外,李扬还特别强调,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千万不能被忽视的,而且以后会成为越来越重视的因素。“总人口中,有多少人干活,干活的人越来越少,被养活的越来越多,当然是投资率下降、消费率下降”。
李扬强调,我国出台各项措施,希望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扩大消费。这个逻辑关系是“增加收入”在前。
“前一段时间,很多人讲增加消费,那是闭着眼说话,没有收入,怎么增加消费,靠借钱?前面我们讲的,借钱大家也都不借了”李扬强调。
“我为什么把这段拿出来?因为这段逻辑关系讲的太顺了,讲的太精彩了。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琢磨,不断地领会,不断地去落实”,李扬强调。
此外,李扬分析认为,去年财政发力不够,今后要靠财政发力。要有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债。
在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方面,李扬认为,财政如果想加力增效,没有货币政策配合是做不到的,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这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