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人类社会一直处于极其广泛和深刻,同时也极为曲折和复杂的历史性大变动之中。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将这种大变动称之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大局。近年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和外在条件改变,世界战略格局和地缘政治情势异常演进,全球治理与治理体系改革进程举步维艰,充分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一战略判断和科学预见的精准性。
第一,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和外在条件变得愈加严峻
我们观察并思考人类社会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能也不应仅仅关注国际关系,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组织及其相关机构之间的关系,还必须密切关注并深入思考人类社会繁衍生息、进步发展的外在环境与相关条件的剧烈变化及其深远影响。这是观察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的最高站位,也是预测人类文明前途命运的最大视角。
首先,我们要密切跟踪并高度重视气候问题。由于已经知道的和暂时无法知道的原因,全球变暖速度加快,极端天气明显增多,重大自然灾害频发,濒危物种越来越多,地球未来是否适合人类生存,已经成为重大问题。
其次,来路不明的大规模传染病和千奇百怪的罕见病越来越频繁地肆虐于人类。国际社会在医疗卫生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和已经积累的丰富经验,远不足以应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和人类集体健康领域面临的各种威胁和挑战。
再次,由于世界人口总量仍在继续增长,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开发没有止境且野蛮无序,各种资源和能源日见短缺甚至近乎枯竭,与此相关的资源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粮食安全等问题分外突出。全球治理压力越来越大。
第二,国际安全形势和世界经济前景充满变数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人类文明不断提升的重要前提,也是世界格局优质化转换、国际秩序建设性重塑的客观要求。冷战结束以来,一方面,国际力量对比东升西降态势明显,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心逐渐东移,“全球南方”即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以中国为突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千方百计维护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美国为维持其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保住“一超独大”的世界霸主特权,无所不用其极。
在冷战思维严重存在、丛林法则大行其道的复杂背景下,冷战时期两极格局掩盖着的矛盾集中爆发。冷战结束后,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导致的新问题,诸如种族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民粹主义,以及国际事务中的保守主义、孤立主义、单边主义、恐怖主义,集中显现。国别性、区域性的政治战乱、社会冲突和局部战争,此呼彼应,接连不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作为整个国际关系重要引擎的大国关系,充满了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不可测性!国际社会面临着集团政治、阵营对抗、选边站队的世界旧秩序卷土重来的现实危险。
世界政治秩序错乱,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必然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低迷,贸易增长疲弱乏力,互利合作意愿匮乏,南北鸿沟持续扩大。2017年初,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年会上指出的困扰国际社会的三大经济难题,今天依然存在:一是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三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近年来,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行径有增无已,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影响深重。世界虽未重现上世纪20年代那种大萧条,但全球经济惨淡运行、国际贸易差强人意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势下,零和博弈的旧思维挥之不退,经济霸凌行为有增无减,地区冲突和自然灾害等多种破坏因素持续叠加,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因“脱钩”、“断链”、“制裁”、“去风险”、“泛安全化”、“长臂管辖”而陷入长期低迷的概率非常之大。
第三,与世界同行与时代同步仍是中国的唯一选择
当前,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进退失据,发展模式多样化面临挑战。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博弈相互牵动,价值观体系之争和国际影响力的较量日趋一日。全球范围的人口大迁徙和人口新布局,正在悄然改变人类文明的区域形态和未来走势,人工智能突飞猛进引领的科技进步,则使人类自身走向何方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
面对国际关系领域中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以及信任赤字积重难返的巨大挑战,面对“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之类的世纪之问、时代之问和历史之问这些看似无解的难题,国际社会莫衷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胸有成竹,旗帜鲜明地做出了坚定不移的历史性选择,这就是坚持与世界同行,始终与时代同步!西方某些势力大肆宣扬中国“封闭论”、中国“倒退说”,极力散布新版“中国威胁论”,纯属罔顾事实,别有用心。
正是由于西方势力颠倒黑白,混淆视听,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为全球治理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呈现改革开放以来未曾有过的复杂局面。但是,不管世界舞台多么风诡云谲,国际斗争如何风高浪险,我们都要从本国人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性、中华民族自身利益与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关联性出发,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的基本国策;都要在全面深化国内改革的同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继续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大环境和周边小环境、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自身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为世界各国相互尊重、风雨同舟、共克时难、合作共赢提供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10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倡议,最近两年又相继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这些倡议的落实和推进,生动而具体地实践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理念。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与互动,因此变得更加密切,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2023年3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这是他作为国家元首第九次访俄。两国元首就进一步提升新时期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成了新的共识,意义重大而深远。同年11月,习近平主席远赴旧金山,与美国拜登总统举行会晤,并且出席了在旧金山举行的APEC领导人峰会。这是习近平时隔一年第二次会见拜登。中方向美方和全世界表明,中方真诚希望中美两个大国的关系稳下来好起来。前段时间,习近平主席又在北京会见了欧盟领导人。时值中欧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方此举为激活中欧双方各个层级的交流对话,为推进中欧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